市场分析 2023-10-02 06:22 浏览:1101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在网络等新技术的冲击下,传统印刷进入转型阵痛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印企溃不成军,但是可以撑过这个特殊时期的肯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纵观国内外众多印刷设备器材供应商的转型之路,主要呈现出了从传统走向数字、从国内走向国际、从线下交易走向线上多元发展三种发展模式。
  模式特点:中国制造正在世界印刷舞台上逐渐占有一席之地,走出去是一种状态,过程却可以多种多样。纵观国内器材制造商走出去的方式,有借助资本整合布局海外者,有通过产品创新布局海外者,有引进人才布局海外者……借助形式多样的突围手段,中国制造正在国际印刷舞台上崛起,正能量正汇聚成势。
  近年,进行海外拓展对于国内印刷机械制造企业来说并不是稀奇事,其中两大案例被人们津津乐道,一是上海电气印刷包装机械集团收购轮转机制造国际知名企业美国高斯,二是辽宁大族冠华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胶印机“百年老号”制造企业日本筱原。走出去并成为世界知名企业的买家,其中不仅包含着国内制造企业壮大的寓意,还蕴藏着同行业内部、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文化互相渗透的必然趋势。
  借助国外知名企业已有技术和所在国家的市场基础,这种走出国门的方式需要资本上的“大手笔”投入,很多企业是有心无力。引进有着海外市场人脉的“海龟”人才也是企业正在选择的一种方式。近年正在迅速崛起的印后设备供应企业深圳精密达机械有限公司就是该类代表企业,去年11月深圳精密达引入了有着德国印后制造企业多年管理经验的业内知名经理人何勇,这正是其走出国门、布局世界的重要一步。
  不光是印刷机械,国内耗材供应商们也不甘示弱。上海新星印刷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毛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2013年上海新星在国内橡皮布市场中所占份额已经超过了日本一家知名企业。据徐毛清介绍,上海新星也经历过一段“坎坷”的走出去之路
 

 

 
打赏